街道健康檢查:發現街道問題的走讀活動

街道健康檢查:發現街道問題的走讀活動

街道健康檢查:打造安全、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

街道健康檢查:發現街道問題的走讀活動

隨著城市發展的加速,我們的街道不僅承載著車輛與行人的流動,更是社區生活的核心。然而,當街道規劃以車輛為優先考量時,行人的安全與舒適度往往被忽視,導致交通事故頻繁發生。而長久生活於車本主義之下,我們卻漸漸的連這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問題都察覺不到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「街道健康檢查」應運而生,成為改善街道環境、提升城市可步行性的重要行動方案。

什麼是街道健康檢查?

「街道健康檢查」是一種透過實地走訪、體驗與紀錄的方式,評估街道對於不同年齡、身心狀況與移動需求者的友善程度。本計畫由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發起,透過帶領市民、專家與社區團體共同檢視街道環境,發掘並記錄各種影響行人安全與便利性的問題。

街道健康檢查的核心目標

  • 提升行人安全: 減少交通事故發生,確保行人安全。
  • 強化社區參與: 透過居民參與,提高公民意識。
  • 推動政府與企業合作: 促進政策落實與企業支持。
  • 創造宜居環境: 讓街道成為舒適、友善的公共空間。

街道健康檢查的執行方式

1. 現場走訪與體驗

街道健康檢查通常由專業講師或經驗豐富的志工帶領,邀請市民一同參與,以「步行」的方式體驗街道的使用狀況。

  • 以普通行人身份觀察街道使用情況
  • 以輪椅、助行器或嬰兒推車模擬身心障礙者與幼童的移動需求
  • 以高齡者視角體驗街道環境的挑戰

2. 記錄問題與分析

參與者在檢查過程中會使用問卷、拍照、錄影等方式記錄觀察到的問題,並進行討論與歸納。這些資料將成為改善街道設計的重要依據。

3. 形成改善建議

根據檢查結果,團隊會整理出詳細的報告,包含街道存在的問題、可能的解決方案以及具體改善建議。

4. 實際產生改變

社區或組織可以發起《街道改造工作坊》,並實際參與街道設計,將檢查結果轉化為具體改善措施。

街道健康檢查的實際案例

案例一:高雄散步節

在高雄散步節活動中,我們將街道健康檢查融入其中,讓參與者在散步的過程中實際體驗街道問題。例如:

  • 在某些路段,發現燈號號誌故障,導致行人無法順利通過。
  • 部分街道路面不平,對於輪椅使用者與推嬰兒車的家長構成障礙。
  • 記錄下街道照明不足的區域,建議增設燈具以提升夜間行走的安全性。

這些檢查結果不僅提高了市民對街道環境的關注,也促成了後續改善行動,如燈號維修、標線調整等具體措施。

案例二:八卦國小通學步道改造

八卦國小周邊的街道原本存在嚴重的行人安全問題,學童在上學途中需行走於車道上,極不安全。透過街道健康檢查,社區居民與學校管理者共同參與,發現問題並推動改善方案。最終,市政府完成了行人道標線的重新劃設,讓學童能夠安全地行走在專屬人行道上。

如何參與街道健康檢查?

  • 個人參與: 加入活動,一起走訪、紀錄、分析街道問題。
  • 社區團體合作: 與我們合作,針對社區內的街道進行專項檢查。
  • 企業贊助與內訓: 企業可贊助計畫,或透過員工培訓提高社會責任感。


相關商品